搜!
预约热线:400-696-2399
首页 ->旅游景点 -> 江西景德镇浮梁古县衙
江西景德镇浮梁古县衙
发表时间:2012/9/20 22:52:02浏览量:3063

浮梁古县衙景区位于瓷都景德镇的北部,景区距离景德镇市区8千米,地处长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、闽东南“金三角”,长江中游经济区和京九铁路经济带结合部中心地区,其区位优势相当明显。古县衙的建筑具有徽派与赣派相结合的特点,最具特点的是县署里面的楹联,其丰富的内涵,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处事方法和原则;红塔又名西塔,“西塔夕照”为历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。以贴地瓷砖建设的历史文化长廊,长312米,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,综述了浮梁的概况以及源远流长的官文化、瓷文化和茶文化,记载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闻和浮梁作为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。千年瓷坛:这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,展示“瓷都之源”的缩影,是古代浮梁汉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象征。景区内有古装照相、乘轿游、县官升堂审案、武士巡游、开城门等项目,同时每年有“祭坛”、“情驻千喜良缘”等活动。

江西省景德镇浮梁旧县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(公元817年),距今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。这里已发展为以名胜古迹为特色,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独特旅游区。该旅游区由浮梁古县衙,红塔景点组成。

以景德镇作为圆心点,向周边辐射250公里,则包含了庐山、黄山、武夷山、九华山、三清山、龙虎山、鄱阳湖、千岛湖等“六山两湖”,构成了旅游热点荟萃区和“世界遗产”密集区。形成一个以瓷都景德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旅游黄金圈。 浮梁古县衙景区属历史文物为核心的景区。浮梁古城建于唐元和十二年(公元817年),古县衙1987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(省级);千年红塔1959年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(省级)。景区以五品古县衙和千年红塔为核心,浓缩了千年古县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茶瓷文化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衙”。

浮梁古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,也是全国仅存的几处古县衙之一, 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与东侧按察院配套,可全面反映封建社会统治体制。

唐朝元和 11年(公元816年),因水灾,迁浮梁县城于现浮梁旧城处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诸代至民国四年,长达1100余年。在一千多年的历史,浮梁以瓷茶互利、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,唐朝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,新昌改名为浮梁,为上邑(即五品官衔);县衙内存有一块乾隆33年的“奉旨碑”--- “特调浮梁正堂加五级”;明间背檀坊下书有“钦加同知衔,赏戴花翎权知浮梁事张,毛公建” ,钦赐五品,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。

现存浮梁古县衙,建于清朝道光年间,距今 170年,占地64495平方米(95亩),规模宏伟,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,有“中国第一县衙”、“江南第一衙”之美称。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、头门、仪门、衙院、大堂、二堂及三堂,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。整座建筑坐北朝南,错落有致,廊道相接,浑然一体,庄严和轻松并存,厚重与俏雅生辉。游历古县衙,在欣赏“奇妙”建筑艺术的同时,也感受到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。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、刑具、十八般兵器、讯杖、官轿、夹棍,“帝制早废,县衙犹存”,“珍贵史迹,进门有益”,游客至此,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,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、政治、文化知识;也可以寓教于乐,过把古代五品知县瘾,置身其中,穿越岁月时空走廊,寓教于游玩之间。

历史上,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。

而浮梁县旧县城(即:浮梁古县衙景区)自唐代以来,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。是浮梁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浮梁自古以来一直是“望县”,其县署品级为五品,高出一般县署 2级(一般县为七品)。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为其重要的经济地位,原由便是当地灿烂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。(中国古代的三大国际贸易为:瓷器、茶叶和丝绸。)

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琵琶行》中有诗句曾叹: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。

根据《新唐书·食物志》记载:“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,税十五万贯”(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,为全国之首)。

据浮梁县志记载,唐武德四年(公元 621 年),归饶州府管辖,称 “新平县”,后又改称“新昌县”,唐天宝元年(公元 742 年),“因溪水时泛,民多伐木为梁”,又得名“浮梁县”,延用至今。公元 1916 年 县址设于景德镇,景德镇仍为县属镇。 1960 年撤县并入景德镇市。 1989年恢复县制,新县城建于景市正北方 ---- 大石口,距市区 6 公里。县域 面积 2867 平方公里,人口 28 万。辖 8 个建制镇、 9 个乡。

“常忆浮梁风景好,赤栏杆外柳千条”,浮梁山川秀丽,名胜古迹 众多。浮东的高岭村是世界闻名的通用制瓷原料高岭土的故乡;旧城的 宋代红塔(又名西塔)、清代县衙至今古韵犹存;寿安诸仙洞、洪源宝 石、瑶里的气势磅礴的高山瀑布、湘湖的玉田水库、金竹山的金竹山寨 等亦是旖旎多姿。

浮梁优越的自然条件,造就了绚丽的古代文化,尤其是陶瓷文化。 “新平冶陶,始于汉世”,所产瓷器以“白如玉,明如镜,薄如纸,声 如磬”而享誉海内外。浮梁县制茶历史悠久,南北朝时,浮梁就成为南 方茶叶的集散地。唐元和八年 以前,“每岁出茶 700 万驮,税 15 万贯”。 《敦煌变文集·茶酒伦》载:“浮梁歙州,万国来求”。唐代诗人白居 易在《琵琶行》中有“商人重利轻离别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的诗句。宋 代,“浮梁饶池仙芝茶,属茶中佳品,奉为贡茶。”近代,“浮红”功 夫茶更是蜚声中外,严台村的江资甫经营的“天祥”号功夫茶,荣获 “ 1915 年国际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”金奖。 1991 年 4 月 30 日,由县茶厂 首次复制成功的历史贡茶——“浮瑶仙芝”绿茶,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 上荣获最高殊荣——“文化名茶”奖; 1994 年 6 月 1 日,在北京“ 1994 年 中国国际饮品及技术展览会”上,浮梁县“瑶里崖玉”茶荣获金奖。

发达的地域经济,淳雅的风尚民情,使浮梁人才辈出,代不乏人。 秦汉时有长沙王吴芮、唐代以 “ 处事果断,严以律已 ” 著称于世的兵部 员外郎薛仲佐,宋哲宗封开国候、天资英敏、博学多才的程节和朱熹在 宋光宗的条奏中称 “ 经界(字号)最为民间莫大利,绍兴推行处,公私 两利 ” 的尚书左员外郎李春年及与苏东坡有着深厚友谊的宝觉禅师的佛 印(俗名林丁原)等多人,明朝的戴琥、戴珊,清朝的邓梦琴、邓传安、 闵遴、江资甫等等朝庭要员、文人、名商人,近代的吴严邃、黄庭理、 舒耐怀、朱仁瑞、胡谱金、曾水句等著名的革命工作者。